業務個人品牌教學+海外房產風險分析
曼谷捷運集團(BTS)董事會決定成立兩個新的子公司,繼續擴展在房地產市場的開發業務。星暹日報報導,第一個企業被命名為Ratburana房地產公司,第二個名為Kingkaew資產公司。註冊資本均為1,000萬銖,劃分為10萬股,每股面值100銖。
BTS公司本財年第2季(2015年4-9月)獲利高達34.9億銖,每股盈餘0.29512銖。純利比一年前的12.83萬銖,攀升22.0658億銖,年飆1.7倍。
累積BTS本財年前2季的總收入達69.84億銖,年比提升72%。稅前盈利高達47.8億銖,年飆1.4倍。截止到今年6月底,BTS的資產價值634.18億銖,比今年6月底下降5%。負債達134.02億銖,降幅為9%。股東淨資產累積到500.16億銖,比6月底下挫4%。
個人淺見:
台灣隨便買隨便賺的時代結束了,可是東協隨便買隨便賺的時代才剛開始,尤其是泰國。
雖然我認為泰國的捷運系統還是比不上台北,但是真的很方便,因為曼谷精華區就是那一些,而捷運的兩大系統BTS、MRT都會經過,基本上還沒有什麼重要區域是捷運到不了。這邊簡單跟你介紹一下曼谷的捷運系統,總共有三種:BTS、MRT、機場快線。
一、BTS:
講簡單一點就是地面上的捷運,沿線都是在地面上,你看到上圖兩條綠色的就是屬於BTS的捷運線,而曼谷最大、最棒、最精華的「蘇坤逸路Sukhumvit」就是BTS經過的路線,這條Sukhumvit經過的區域大概少說有20間左右的百貨公司。
二、MRT:
簡單說,就是地下化的捷運線,MRT的捷運坐起來比較舒服,感覺品質比BTS還好一些,而且BTS買票的時候只能用銅板,不過搭乘MRT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拿紙鈔買票。
三、機場快線:
就是可以直接搭到機場的捷運線,BTS跟MRT系統都有轉運站可以到機場快線上。
為什麼泰國這麼適合自由行,就是因為捷運系統太方便了,價格又非常便宜!我從市區搭捷運機場也才40幾塊泰銖,而市區內搭捷運移動也不過20~40幾塊泰銖就夠,而計程車也非常便宜,跳表從泰銖35元開始,所以只要有點基礎的英文,在曼谷自由行真的超簡單。
而且曼谷這麼便捷的捷運系統,預計從明年開始每年增加一條新的線,目前規劃了13條捷運線陸續在進行,希望可以改善曼谷的交通(曼谷交通只有三種情況:塞、很塞、非常塞),因此整個捷運網會越來越大,郊區的人口也慢慢被捷運引進市中心,而市中心人口提昇後就會提升住屋需求,連帶地就是租金與房價的提升....
有沒有覺得上面的敘述很眼熟?沒錯,泰國現在的房地產整個就是複製台北的經驗,已經有很多建商跟著「捷運經濟學」蓋房子而讓買方獲利,不意外捷運公司也會自己跳下來芬這杯羹(因為曼谷人口真的太多了,超過一千四百萬人);尤其在今年「東協經濟共同體」成立之後,居於於東協核心位置的泰國,等於就是東協的蛋黃區了。
更多關於泰國捷運等細節,這位部落客寫得非常棒,推薦給你。
http://john547.pixnet.net/blog/post/92443113-bangkok
—》臉書粉絲團《國際超級房仲》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uperAgentNK》LINE@帳號 Read More
星洲網報導,東盟10國將於週四正式開始一項獲得美國支持的、雄心勃勃的嘗試:整合成員國的經濟,以提高全球影響力並惠及該地區6億2千200萬人口。 建立東盟經濟共同體(AEC)的努力已持續超過10年,其目的是打造一個具有突出地位的地區性集團,與中國和日本抗衡。這一集團的成員種類多樣,既有富裕開放的新加坡,也有新興國家緬甸。
東盟10國家分佈在太平洋至印度洋之間一片長達6千240公里的土地上,這些國家計劃通過以下一些方式逐步增加互相之間的經濟聯繫,包括進一步降低關稅,以及允許勞動力、服務和資本在該區域內更自由流動。
個人淺見:
今天除了跨年之外,你更應該要知道的事情:東協經濟共同體AEC,今天正式成立!
2016年1月1日,就是東協經濟共同體的元年開始!如果你還是對東協沒概念,以為東協經濟共同體跟你沒關係的話,可以先看看下面的圖片,你會慢慢感受到這件事情對你我的嚴重性。
記者孫中英╱即時報導
金管會今天(29日)宣布,即日起鬆綁銀行業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」列管措施,回歸各銀行自主管理。金管會銀行局估計,鬆綁後,全體銀行可釋出高達1.32兆資金,大幅挹注房貸及建築貸款市場。 房貸及建築融資市場活水來。金管會宣布,即日起鬆綁管制國銀長達5年的不動產貸款「集中度」措施,被銀行業視為「救市」政策。
銀行說,各界都認為明年景氣會「糟到谷底」,且房市又「冷到不行」,但銀行業超過3成放款都在不動產市場,金管會「解凍」現行管理機制,擺明就是要救市。
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詹庭禎說,金管會是自民國100年起開始管制國銀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風險,被列管銀行自100年的17家降至104年的7家(土銀、匯豐、渣打、新光銀、京城銀、陽信銀、板信銀);且自金管會列管銀行辦理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措施以來,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已經下降。
詹庭禎說,由於銀行業對不動產放款普遍都已審慎列管,金管會決定,這部分授信應回歸銀行「自主管理」;金管會將要求所有銀行,建立管理機制和指標,並報送董事會通過,納入內稽內控後,每半年稽核,金管會將定期追蹤檢視。
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說,在進行集中度管制前,國銀購置住宅加修繕放款占總體放款達28.83%,到今年10月已降為24.5%,且依銀行法第72之2條,銀行針對住宅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,可達存款及金融債券30%,但目前市場平均僅25.4%,若放寬後,銀行增加4個百分點放款量,全市場可釋出1.32兆資金。
由於放款環境不佳,到今年10月底,國銀存放比僅74%,市場濫頭寸逾8.69兆,詹庭禎也承認,這代表銀行「有相當充沛資金」可運用,若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回歸銀行自主管理,在兼顧風險承擔能力下,應可有效提升銀行資金運用動能,提供民眾及企業所需資金。
個人淺見:
早就說好幾次了,「打房」早就停止了,政府會一直低調地偷偷救房市,不曉得為什麼還有人在期待更多打房措施。自從打房之後,台灣經濟變得這麼慘,難道真的還有人認為房地產不是經濟火車頭,或者房地產與經濟無關嗎?
在補個新聞:
選前釋利多!青年購屋貸款額度調高到800萬
降息透露「不再打房」
說個最實在的,大家都知道現在是高房價時代,尤其是雙北市相對全世界來比較也算滿高的價格,所有人都希望房價下修、回到大多數人都能夠負擔的房價上。
但事與願違,現在的局勢就是房價「不可能崩盤」,看看通貨緊縮的國家有多慘就知道了,而且只要台灣人還有著「等房價再跌一些我再進場」的心態,房價就不可能崩盤,有人有人七折接手、有人八折就願意接手、更有人九折就願意進場了,尤其是成熟的市中心,地段好的地方就是有這麼強烈的需求,你最想買的地方其實都不太會跌。
各房仲總部統計,全台灣房價一年來普遍才下跌3-5%左右,尤其又是在成交量這麼低迷的情況下,明顯地證明是少數急錢的屋主造成,而非房地產市場整個下跌。什麼時候才是真正房價下修?那絕對是價格下滑,但是成交量也非常高的時候。
除了投資客,沒有人希望台灣房價在暴漲上去,只是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,如果政府不出手救房市,連帶影響著股市、銀行業、相關產業…..等等,非常非常多的層面;因此,為了拯救整個經濟,政府不得不藉由救房市的手段來救其他產業。
市場的經濟就是這樣,規則就是如此,如果你我沒辦法扭轉這個遊戲規則的話,那就在這個規則當中找到致勝的方式吧。
不用在期待更多打房措施了,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,每天唱空、找利空新聞、酸房地產,並不會讓你用半價就能買到房子,再說,就算台北市的房價打對折,絕大多數的「酸民」一樣買不起房子。還是一句老建議,多做功課了解房地產市場、多想辦法提升自己收入、多集資並投資,你才有機會脫離「酸民」腳色,成為「有殼一族」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》臉書粉絲團《國際超級房仲》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uperAgentNK》LINE@帳號http://line.me/ti/p/%40znj9748d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》【海外建案介紹】 Read More
2015-12-24 12:36
〔即時新聞/綜合報導〕台灣房價高漲,大多數民眾工作十幾年恐怕也買不起房,炒作房地產也成為人人口中的弊端。但人稱「包租公律師」的蔡志雄卻在臉書上撰文,很多人罵高房價「只是一個字爽而已」,更點出他所看到的「不動產十大亂象」。
蔡志雄認為,不論聽別人罵或一起罵「只是一個字爽而已」,但卻沒有建設性的想法;蔡志雄在臉書點出了他認為的「我看不懂不動產的十大亂象」:
1.房子大家都想買低點、賣在高點,但有人買土地十幾年賣了賺錢究竟罵什麼?一邊罵還一邊問什麼時候是低點?可以買了嗎?這有同一套標準嗎?
2.全世界沒有國家能做到只用公有社會住宅,來補足除了自住房以外的居住需求,他認為,政府討論要引導空屋出租,代表需要房東,但為什麼房東又叫囤房族?究竟罵房東罵什麼?
3.無殼蝸牛到巢運名字進步了,至少有個巢字,但現在排斥合宜宅,結果只剩下只租不售的社會宅選項,請問巢在哪裡?
4.上一次房價高點無殼蝸牛出來,這次房價高點巢運出來,請問房價低點怎麼沒人出來?
5.財政部長說房價像小鴨會破掉,但卻要大家股市9000點買股票,難道將近9000點的股市不是高點嗎?為什麼買房就是炒作,買股票就是愛台灣?
6.民國90年政府推動增值稅減半徵收跟青年購屋優惠貸款,鼓勵買房,當時買房是愛台灣,為什麼現在買房變成炒作?
7.討論如何買不動產,結果這個也不能買,那個也不能買,是忘記主題了嗎?還是討論兼把題目改掉了?
8.人一輩子至少會遇到三次房價低點,為什麼在高房價的現在做出一輩子租屋的打算?如果房價高點選擇租屋,至少房價低點要買屋,不好嗎?
9.以房養老,老了至少還有年輕打拚來的房子可以換取基本生活的保障,一輩子租屋的人替代養老的準備是什麼?還有,真的可以一輩子都租得到房子嗎?
10.富爸爸窮爸爸的書在全世界賣到翻,但在台灣投資不好,賺到錢要捐出來,這是什麼跟什麼?質疑「社會不就該給人脫貧致富的投資環境才有希望不是嗎?」
蔡志雄認為,「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」,對於高房價,不論聽別人罵或一起罵「只是一個字爽而已」,因為同樣都要面對高房價,重點是低房價時做了什麼?能用什麼方法增加收入才有建設性。他也認為,「投資,包括歷經失敗的過程跟經驗」,有很多知識跟功課需要學習,要先苦過才會開花結果,要達成目標相對也必須做出犧牲跟付出,但現在很多的亂象,讓他覺得「真是見鬼了」。
這篇文章引發獲得不少網友的熱烈回響,紛紛大讚「中肯」、「超級認同不過了!」、「蔡律師所言甚是!」、「自己不努力,再打更多嘴砲也是故步自封。」
農曆年後買房好嗎? 看看各大房仲的分析
2015-02-22好房網News編輯中心/整理報導
沉悶了2014一整年的台灣房市,不僅進入2015年後持續看壞,加上「房地合一」實價課稅及央行升息的陰影壓力,使得房仲業各項調查紛紛掛上〝看壞〞大旗,五大房仲難得看法全面看空,其中下修幅度最大高達15%,至於走勢則以多頭轉空頭房價下修成為常態。
研判會面臨「價修量升」的永慶房產集團,房產事業群總經理葉凌棋表示,市場是持「審慎樂觀」,主要是「房地合一」實價課稅的政策原則已定,即使版本尚未敲定,但加稅的方向不會變,屋主獲利了結的節稅出場需求會越來越重,至於價格修正幅度,則要看區域市場的投資買盤比例、生活機能條件而定,大致上全台約下修5%~15%。
而價格看法認為微跌的中信房屋,副總經理劉天仁研判土地成本高,建商不至於不理性爆量供給,因此價格只會微跌,而價跌又可望促成交易量出現微幅增加。只要不是賣壓大、移入人口少、重大建設跳票的區域,即使是成交量萎縮,還是會有個別市場的亮點存在。
至於下半年進入七月後容積總量上限新制上路,加上2016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的白熱化,政局變化將左右不動產市場。
個人淺見:
我還滿喜歡翻過去的「專家預測」,然後再來對比現在的結果。
來看看這篇報導吧,這是今年2月22日農曆年後好房網的新聞,當中詢問了五間房仲公司對於2015年的預測,大家可以看看上面那張表,以今年底最後的結果來看,2015年最終的走勢是「價微跌、量大縮」,所以各房仲總部在「價格」部分預測正確,不過「成交量」全部預測錯誤(可能大家覺得去年成交量太慘了,2015年應該會比去年好,沒想到2015年更慘)。
再來看看2015年表現的部分,全台灣的房價大約下跌3-6%左右,只有中信、東森和21世紀勉強算接近,不過21世紀預測雙北會下跌10%的部分則是預測錯誤(台北市不少地方還在漲,這再次證明了川普說的:Location、Location、Location)。
我相信,這些房仲公司一定比「民眾」更了解房地產市場吧,不過連專家都有可能會預測失準了,更何況「民眾」的預測呢?如果民眾預測可以當作趨勢來參考,那我也可以大膽預測明年台灣股市了(雖然我對股票一竅不通)。
因此,類似以下這種的新聞標題,我都是選擇一笑置之:《蘋果日報:不急著進場,7成民眾續看跌房價》(于靜芳/台北報導),你每天聽家人、朋友或同事說房價一定會跌,等七折再買,問題這些人是專家嗎?他們依據是客觀的數據、專業經驗,還只是「感覺」?連57台擁有大批粉絲的「打房名嘴Sway」都說今年房價要打七折買,而實際上呢?平均房價跌不到一成。
台灣房價會緩跌,只有成交量是硬著陸,現在最慘的是不敢出價的買方、急缺現金的低資產屋主,還有失去成交量的建商、代銷和房仲業者。
因此,大家都知道台灣民眾對於未來房地產的看法很悲觀,但是實在不用過分去強調這種新聞,因為有一句經典名言:「聽大家說,不如聽專家說」,再加上股神巴菲特的經典名言:「別人恐懼時我貪婪」,結論就是:當大家都不敢進場的時候,你才有機會逆勢殺到好價格。
等到幾年後價格回漲,市場升溫,你就只能追高了。
所以說,如果你真的想買到便宜的房子,給你五個建議:
一、深切地先了解自己的自住需求,還有自己的財力負擔
二、好好做功課,了解行情(最重要),不要不識貨
三、跟房仲打好關係,他們才會報第一手的便宜物件給你
四、要敢出價去談,談成是你賺到、談不成你沒損失,為什麼不敢出價?
五、不要再聽信親朋好友跟57台那些害你的意見了
現在買房子已經確定不會在稅率上獲得優勢,因此要買便宜就是靠「議價」了。因此你的下一步就是要依照上面五點建議一步步執行,看到「可以接受」又「不貴」的房子就趕快出價,因為現在買方敢出價,房仲就有機會幫你殺價,敢出價的是老大;而房仲現在也很欠缺買方「斡旋」去跟屋主談價格,所以你願意出斡旋,其實多少也算幫到房仲。
最後再給一個最誠摯的告誡:「你不可能買到完美又超便宜的案件」,不用懷疑。
》【官方網站】 …
Read More好房網News記者賈蓉/整理報導
七年級生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?
網友發文分析,七年級出生在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,卻碰到921大地震、SARS、金融海嘯、22K等困境,想要買房根本不可能,不過卻有七年級生跳出來說,其實從小看慣了經濟的漲跌,發現有時「閉著眼睛買房」反而會賺。
七年級生看房市,反倒認為「若父母10年前閉著眼睛買房就好了」。
房市吹冷風,剩下首購族撐場交易量,不過這群30歲左右的「七年級生」,卻也因學歷貶值、經濟不景氣、22K等多項條件限制,買房能力大不如從前。不過並非每個人都如此悲觀,一名網友在mobile01中發文表示,其實七年級生從小就經歷過921大地震、SARS、金融海嘯洗禮,因此並不會被這一波房市低氣壓給嚇退。
網友cyberhunter回想,小時候也曾經碰到整條街都在賣房子的狀況,到處都是賣房廣告,桃園中壢1間房子100多萬就可以入手了,但卻還是沒有人要買;反觀現在的狀態,即使房價早已大翻倍,多數人不是不想買,還是很有興趣,顯示目前的房市絕對離崩盤有一段距離。
還有網友回顧2008年的金融海嘯,表示當時台中房價因此下跌約2成,不過到了2009年初,就發現有不少人開始默默收購房地產,現在回頭看來,2成就已是經濟重創的底線低點,早就無法用同樣的價格入手房地產了。
有別於常人對於網友「唱衰」的刻板印象,多數自稱七年級的網友認為,房地產要崩盤真的很難,網友bluesystem更直指,「講白一點,你想買的地方都不太會跌啦」,認為房地產向來是下修一點之後再上漲一波,而且不會再回頭。
更有網友拿陽春麵做比喻,直指小時候一碗陽春麵+滷蛋只要12元,現在光是一顆滷蛋就要10元了,同樣組合至少花費46元,與其討論房價會不會崩盤,不如討論「物價何時崩跌到陽春麵+滷蛋23元」。
個人淺見:
身為七年級的我,認為這些見解實在太中肯了!尤其我又從小在房仲家庭長大,跟著父母親從921到現在的各種起伏,感受絕對比同年齡的人又更深入一些。這篇新聞有講到幾個重點:
1. 有時候閉著眼睛買房反而會賺
》沒錯,只要跟對了趨勢,景氣循環就可以把房價拉升,你不需要多麼地會看房子,就如同現在去東南亞投資一樣。
》在2009~2013年時,你要買到會跌的房子才叫厲害。
2. 多數人不是不想買,還是很有興趣只是在觀望
》剛剛在OP的時候就有一個血淋淋的例子,這位客戶說他兩年前在淡水買了13間房子,全部都被套住了因此資金壓力很大,但是絕對不想賠售,寧可繼續撐著;同時他也問了我桃園的房子,跟我說如果藝文特區那邊有打七折的房子,他才會「考慮」買。
》所以,你說呢?
3. 跌兩成,就是經濟重創底線
》有研究全世界經濟或房地產的人都知道,2008-2009年的金融海嘯讓世界各地不是大跌,就是沒有成長,幾乎沒有人可以倖免於難而一枝獨秀的。在這種金融大災難的情況也頂多跌兩成,請問現在台灣有什麼特別大的景氣災難嗎?
》沒有,只是剛好景氣修正而已。
4. 你想買的地方都不太會跌啦
》蛋白區、郊區就不用講了,在這種景氣下根本沒什麼有意願,可見「地段」的「抗跌性」有多重要,現在大家都想買到市中心、精華區、蛋黃區,而且想用七折的價格買入,如果這麼精華的區域可以讓你輕鬆用七折買到,那還叫做精華區嗎?
》想買七折的房子,去推案量大的郊區看看會比較實際。
雖然57台每天都說房價要等七折在買,問題是好的地段根本不可能跌到七折價,就算有人七折要賣,你真的有辦法立刻下決定嗎?如果一個好房子好端端地突然要賣七折,你敢買嗎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》臉書粉絲團《國際超級房仲》
未來房價會跌多少、跌多久,大家都只能預測但沒有人能夠說得準,你必須審慎評估等與不等哪個比較划算。》但是,唯一能夠絕對確定的事情,就是現在的「舊稅制」絕對比未來「房地合一稅」省好幾倍、甚至數十倍了(而且更寬鬆)!而今天12/8(二)就是適用舊稅制的最後一天。
你現在該怎麼做?》不要猶豫,趕快跟老闆請一整天的假,有哪一間房子你已經「想」很久了,趕快去下斡旋、然後請仲介幫你約屋主出來直接談,重點是:一定要在今天完成「簽約」!
同樣地,今天也是很多屋主願意讓價的最後一天;趁今天這個機會好好談價格,有談到便宜就算你賺到、而且你還可以適用舊制;沒談成,你最多就是少一天假而已。
機會是留給願意行動的人,比賽剩下一秒就結束了,難道你還不趕快射籃嗎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》強力推薦:【LINE@國際超級房仲】
http://line.me/ti/p/%40znj9748d
理由1:《國際超級房仲》即是您的房地產顧問
理由2:不定期提供「實用房地產資訊」給您
理由3:不定期收到最新「海外說明會」訊息
理由4:隨時回應海外置產上的「疑難雜症」
理由5:立即提供您完整的海外「一條龍服務」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》【官方網站】 …
年營收超過二千七百億元的全球鞋業代工龍頭寶成,去年因沒有替員工購買足額社會保險,引爆三萬勞工上街頭罷工,震驚社會。本刊調查,一年來,寶成執行長蔡佩君不願拉幫結派走後門,除了決定一次補足高達台幣二十七億元的社保金額,因成本大增,也選擇悄悄撤出大陸。
「我們(在中國)全盛時期擁有超過四十萬名員工,現在只雇用不到二十萬人。」一名寶成高層透露,透過裁併生產線方式,寶成將生產重心轉移到東南亞,把研發中心從上海撤回台灣。
不只寶成,在中國厲行「五險一金」(養老、醫療、失業、工傷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)之下,台商經營成本大增,大本營廣東東莞今年已有超過二千家、近三成的台資企業關門。面對稅費加重、工資攀升及動輒發生罷工、缺工的惡劣環境,一場台商大規模撤出中國大陸的浪潮,正無聲無息捲來。
全球矚目的馬習會登場那天,記者來到寶成集團設於廣東省東莞市高埗鎮的裕元廠區。在兩岸分治六十六年後,領導人首度握手的那一刻,眾多台商正準備告別大陸。寶成的裕元東莞廠,是去年爆發罷工的事發地。過去,這裡充滿活力,每天早上有近十萬名員工如潮水般湧進,音樂一響,密密麻麻的工人整隊照口令做早操,場面十分壯觀。中午,用餐人潮瞬間塞滿周邊食堂和小吃攤,不少人以在寶成工作為傲。
但現在,寶成的訂單沒減少,卻人事已非。街道和廠區死氣沉沉,原該是車輛往來頻繁,加班趕工忙著出貨的時節,廠區內卻見工人三三兩兩散步、閒談,甚至有人在洗衣打掃,畫面非常突兀。記者上前詢問保安,「最近有沒有招工?」保安抬頭打量記者一會後,直說:「廠都要關了,還招什麼工?」
記者循線訪問到一名台籍寶成東莞廠的員工,他私下感嘆「平常這種時間,趕工都來不及了,我哪有可能在這裡喝茶、聊天。」他說:「以前寶成哪有沒在加班的?都是兩班、三班輪,現在都縮到最少人,工時縮減,也不給加班,工人都是靠加班費在賺的。」
透過減班的方式,寶成正消極的刪減工人,不少台幹已轉往鄰近越南、印尼工作,也有人回台灣,不願換地方工作的,就領資遣費走人。
受寶成逐步撤出影響,鄰近的小吃店、商家門可羅雀,不少店面已關門,掛上「招租」的紅條子,門板斑駁,牆角剝落,一片死寂。記者問了一家仍在販賣電話卡的商家,「最近生意還好嗎?」老闆娘無奈地搖頭說:「(生意)當然受到影響,以後也不知道怎麼辦。」(撰文/劉曉霞)
個人淺見:
如同德國的投資界教父Andre Kostolany所說,市場會因為心理因素而短期震盪、波動,但是長線來看,趨勢是永遠不會變的。
大家都知道,中國大陸在經濟崛起之後,原來「世界工廠」的廉價勞動成本優勢已漸漸被東南亞取代,許多工廠紛紛都遷往越南、柬埔寨、緬甸或寮國等地區,就好比20年前台灣的西進政策一樣,20年前我們看到了趨勢往中國大陸移動,即便當中遇到了很多政策或民心上的震盪,但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造就經濟起飛的趨勢就是那麼地堅定。
最近兩年,我們有很多到東南亞投資置產的客戶,這些客戶很多都是原先在大陸打拼的台商,會選擇到把資產移往東南亞,是因為這樣的客戶群非常有國際觀,對於趨勢的敏感度較高,知道現在台灣的房地產正朝向景氣循環的蕭條區,再加上世界的趨勢都在往東南亞移動,未來這十年的經濟起飛就是要看東協這一塊,如同20年前我們跟上大陸經濟爆發的機會。
還記得NOKIA在被微軟併購的時候,他們的高層長官講了這麼一句經典的話:「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,但不知道為什麼,我們輸了」;NOKIA這個巨人在經營策略上,向來都是任用屢戰屢勝的戰將,可是過去不斷的成功經驗最後卻讓NOKIA慘遭嚴重的滑鐵盧。
保守是合理的做法,用過去成功經驗也是合理作法,只是合理的作法不代表是「成功」的做法,但當市場不斷跟著趨勢在改變,順應著趨勢浪潮往前進的時候,無法跟上趨勢的方式,很容易就變成被淘汰的方式。
台商們因為「利潤」逐水草而居,因此不會死守在台灣或者大陸的範圍內,上一次台灣、大陸經濟起飛的時候,有很多的長輩們從中賺到了一輩子的財富,這就是趨勢與熱錢帶來的力量,而這種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,我們現在終於有幸可以跟到鄰近東南亞的經濟起飛,如果不在這時候把握良機,難道你還要等到20年後再到南美洲、非洲去拚財富嗎?
而我們各行各業都已經面臨道「國際化」的趨勢,歷史上也再再述說著一個鎖國、抗拒國際化的國家,最後會面臨到什麼樣悲慘的下場,東南亞許多國家的「人均所得」會在未來超越台灣,這不是危言聳聽,而是時間早晚的事情,而且就會在你我的有生之年內發生。
正所謂「以古為鏡可以明得失」,你還不開始為國際化做準備嗎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》臉書粉絲團《國際超級房仲》
2015年底,東協十國將成為零關稅的東協經濟共同體,台商20年前的西進政策,因為土地取得不易加上工資上漲幾乎已達飽和,近期紛紛轉向;在馬來西亞、越南、柬埔寨、緬甸、寮國積極開發東協商業新市鎮;東南亞不夠進步文明? 錯!「東協」是你投資、就業新戰場!
個人淺見:
有人說:「那麼落後,怎麼辦?」
也有人說:「太落後,太有機會了」
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,同樣兩個賣鞋的業務員到了非洲去考察,一個很悲觀地說:「完了,這裡的人都不穿鞋子」,另一個則說:「太好了,這裡的人都還沒有穿鞋子」。
「成功的人在困難裡看到機會,失敗的人在機會裡看到困難。」
~前英國首相 邱吉爾
東南亞這十個國家,現在稱為「ASEAN」東協(也稱東盟);而這十個國家在2015年11月22日正式簽署完畢,將十個國家變成一個經濟共同體,就好比「歐盟」一樣,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的經濟共同體,稱作「東協經濟共同體」,英文縮寫就是AEC(ASEAN Economic Community)。
除此之外,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因為想要更加壯大,因此將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印度、澳洲和紐西蘭等六國聯合進來,變成大家常常講的「東協10+6」,英文稱為RCEP。(還有幾個國家正在考核當中,目前最有可能加入的另外兩個國家是美國及俄羅斯,如果一旦成形了,就會變成「東協10+8」了)。
世界上的經濟共同體大概就分為兩大集團:中國當老大的RCEP,美國當老大的TPP;最近政治新聞常常在討論的,為什麼我們要開放服貿等等,就是因為希望藉此可以爭取中國大陸的同意,加入RCEP,而在目前RCEP看起來幾乎無望的情況下,只好積極地靠攏以北國為領導的TPP集團。
台灣人真的不要覺得這跟你我沒有什麼關係,那些都是政府、老闆和跨國公司的事情,台灣一旦在國際經濟上被孤立化,首先第一個衝擊就是「關稅」!這些經濟共同體幾乎都把關稅降到接近0%了,我們台灣賣東西到這兩大集團都要被課很重的稅,這些外國上游廠商如果跟台灣買東西,馬上成本就比其他國貴2~3成,那為什麼他們要跟台灣廠商買呢?台灣出口的東西有什麼特別的誘因可以蓋過這麼高的成本嗎?緊接著影響國內的進出口、經濟、你我的薪水…..牽一髮動全身,就是這個道理。
2014-12-23 天下雜誌563期
AEC的成立,讓東協十國不再居於國際政經舞台的配角, 躍升為最火紅的區域新星。 中、日、韓等國仗著佈局多年的經貿實力,終將在此廝殺競爭。》二○一五,AEC元年。
AEC(東協經濟共同體)將讓東協各國不再是分散的個體,而是一個強大、有潛力的整體。
「從質變到量變,它帶來的能量是巨大的,」東協秘書長黎良明(Le Luong Minh)對《天下》記者說。黎良明指出,AEC拿掉各國間所有關稅、非關稅障礙(如簽證、通關規定、關貿限制等),讓過去分散的十國,從此成為完整的單一市場。
意思是,最慢到二○一五年底,東協全境,除CLMV四國(柬埔寨、寮國、緬甸、越南)的部份農產品之外,所有貨物貿易將全面免關稅。
在服務業方面,除金融業、電信等部份特許行業,航空運輸、餐飲旅遊等服務業,東協十國也全面相互開放。換言之,未來只要在東協任何國家設立企業,整個東協,就是你的「內需」市場。一夕之間,東協成為擁有六.三億人口,全世界僅次於中國、印度的人口第三大國。其中超過五○%的年輕勞動力,和三○%且不斷增加中的新興中產階級所帶來的市場潛力,更吸引全球投資人源源不絕地投入。
》更快、更高、更富有
以外人直接投資(FDI)淨流入觀察,一○年外人投資東協總額不到五百億美元,近三年卻大幅成長兩倍,在一三年底更超越中國,一舉突破千億美元大關。東協正式成為全球最「吸金」的新興經濟體。
豐沛的資金,快速改善的基礎建設,正在、即將、持續改變了東協人的距離感、時空向度與天際線。
》它變得更快。
從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到新加坡,目前的陸路運輸,只有九○年代至今未曾翻修的鐵路及兩線道的公路兩個選項。近四百公里的路程,至少需花上七小時。但星、馬兩國即將於一五年動工興建「馬新高速鐵路」,未來同樣一段路,只要花上一個半小時。